最近奈薇建站網科技小編出的文章大多是偏向交互、產品的。今天詳細講述關于標簽類導航的幾個知識點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工作中更好的運用。有人說導航僅僅就是方便用戶操作的小東西而已,沒那么神奇。是的,對于小眾的產品來說,確實沒那么神,因為神你也看不出來。去看看Facebook為什么把抽屜式導航改成標簽導航,就知道導航對一個App的影響有多大了。
導航分很多類別,如標簽導航、抽屜式導航、九宮格導航、混合組合導航、列表式導航、Tab導航、平鋪導航等等。
現(xiàn)在用到更多的導航其實是標簽導航,它隨處可見,相信目前大部分的App用的導航都是標簽形式的。
理清產品框架
相信很多設計師在設計導航時,一上來就開始YY自己的導航要放什么,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被標簽形式的導航洗腦了,認為自己的App就應該用標簽導航。然后繼續(xù)YY產品的功能,自己理出個最適合的,放上去就好了。
其實不然。做好一個導航要考慮的問題其實非常多,還要考慮產品后期發(fā)展的延展性。必須定好整個產品的框架,把最核心的功能放在第一層頁面,再根據(jù)產品的深度來設計導航的模式。
我們作為交互設計師,需要把握產品的整體架構,這不僅僅是產品經理的工作。所以在前期我們要付出很多努力,才能把一個產品的線框圖畫好。
標簽導航的優(yōu)劣勢
先來看個圖:
微信
不要看上面的列表,就看下面的標簽。是不是特別熟悉?很多App都是用這類標簽式導航來引導用戶切換功能。
那它的優(yōu)勢是什么呢?
1.簡單高效,操作方便。
下面的四個功能可以快速切換,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迷失方向,且簡單清晰,層級明確。
2.更好的用戶體驗
試想一下,一般在使用App時,用戶更多的會怎么使用手機?雙手還是單手呢?肯定都有。所以單手使用手機的用戶碰到的App是標簽導航時,可以更方便的操作,不需要一定得使用另一只手。而某些導航如果不用兩只手是沒辦法操作的。
3.快速了解App主要功能
一般來說,用戶第一次使用產品,會關注這個App有什么功能,它能幫助自己完成什么任務。所以標簽導航可以很好地幫助用戶了解產品的主要功能,讓用戶看到的第一眼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。
然后再來看看劣勢
1.功能不能過多
有些產品功能過多,但是卻又都是必要的,不能做刪減。而一旦超過五個,就不適合用標簽導航。因為標簽導航不適合做滑動,所以功能多了可點擊區(qū)域(熱區(qū))就變小了,操作上會有一定影響。
2.占用一定屏幕尺寸
標簽導航占用了屏幕下方不少的位置,所以有些App就不適合用標簽導航,比如閱讀類的App。先不說一屏內少了很多字展示,就說在滑動的時候不小心點到了其他功能是不是很煩?
標簽導航的延展
有的人會問,如果我的產品很想用標簽導航,但是又超過了5個功能,那有辦法解決么?看個圖:
知乎
當你的主功能超過5個又一定要使用標簽導航的話,那知乎的這個解決方案很適合你(最右邊的功能是“更多”)。
還有一類情況是:主功能是標簽導航,次要功能也是標簽導航。有沒有聽著很亂?繼續(xù)看圖:
騰訊新聞
主功能是“新聞”,次要功能是頂部的“要聞”、“NBA”等等,如果在某個主功能中,你的次要功能很多,就可以使用這類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。還有很多類似的,標簽導航能解決不少問題,但是前面說過,一定要注意規(guī)劃,理清產品框架,不要一上來就隨便定個導航形式。
|